*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肠癌早期无症状,肠镜检查保健康!6月13日,医院肝胆外科的李医生,在其头条号肝胆李医生,发布了一个病例,令人唏嘘不已。她今年才38岁,衣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止优雅,典型的高级白领;年纪轻轻已经是一家银行的副行长,灿烂的人生刚刚开始。然而,一次体检,改写了她的命运。不久前,单位组织了一次职工体检,彩超发现肝脏有一个低回声结节,彩超诊断是:占位?(待查)。她心里不踏实,来找李医生看看体检报告。她非常清瘦,略微有些苍白,但还算很精神。排除乙肝、丙肝、酗酒等病史后,她接下来说的话让医生有了不好的预感。原来她平时没什么自觉症状,就是一直大便不好,也不规律,有时候一天两次,有时候两天一次,有时候稀,有时候还会便秘;还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因为也没有腹痛等其他的不舒服,就没放在心上;加上平时工作也太忙,所以一直也没有检查。这让李医生不得不怀疑有可能是肠癌肝转移。于是,马上让她预约了肝脏增强核磁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核磁考虑转移瘤,肿瘤标志物CEA大于;大体可以确定是其他部位肿瘤肝转移;而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恶性肿瘤,于是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以明确肿瘤位置。结果证实:乙状结肠癌,不过因为已经有了肝转移,算是肠癌晚期了。
但是好在肝转移瘤只有一个,可以和肠道肿瘤一起切除,术后再结合辅助化疗,也能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在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趋于年轻化。而年轻人往往认为患癌是中老年人的事,往往忽视体检,忽视身体出现的蛛丝马迹。所以,临床发现的年轻癌症患者,大多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假如这位行长在单位体检的项目中,包含胃肠镜检查的话,她的病情很容易被早期发现,结果定不至于此!假如她重视排便习惯改变,及时做一次肠镜,也不至于发展到肝转移。肠癌早期没症状
肠癌发病隐匿,早期没有任何不适表现,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有的甚至到了进展期,都全然不知。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包括大便带血,尤其是血色暗红,有粘液;排便习惯有改变,比如便秘、腹泻交替;另外还可能腹疼或者有贫血。另外,即使出现一些症状也常常被人们忽略。比如便血,常常被认为是痔疮;便秘或者腹泻,认为是自己肠道功能不好;腹痛,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或者“受凉了”……结肠癌主要有两种、两类表现:根据癌灶位于结肠的部位,可将结肠癌的临床症状分为右侧结肠癌和左侧结肠癌。右半结肠癌多表现为黑便、贫血、腹痛、包块等症状,早期症状隐匿。左半结肠癌多表现为脓血便、黏液便、腹痛、便不尽等症状。出现上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往往预示着不再是早期癌,已经是进展期甚至晚期了。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患者被确诊时85%是进展期,5年生存率低于40%。40岁前做一次肠镜可最大程度上避免肠癌
大多数肠癌是从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通常要经历5-15年左右的发展期。早期的小腺瘤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肠镜检查是发现它的唯一手段;一经发现,就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切除,拆除这个定时炸弹;即使是I期的腺癌,只要发现及时,不但费用低,痛苦小,5年生存率也高达95%。可惜的是,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但是多项研究均已证明,35-45岁开始筛查可以有效预防肠癌、降低肠癌死亡率;为此建议:一般风险人群应在40岁前后开始行结直肠癌筛查。有高危因素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或从30岁开始筛查。说起肠癌的预防,加强锻炼、减肥、少吃红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等,也不能%预防长息肉;还是肠镜来得简单、直接,及时做个肠镜,发现就切掉,并定期复查,它就没有机会长成癌!最后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等到有症状再来做肠镜!本文来源:胃肠病本文作者:胃肠病作品责任编辑:Sweet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