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肠癌呢?为此,小胃采访医院胃肠专家张凡志。
张教授说,结肠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结直肠癌症是结直肠内的细胞成长失控,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侵入身体其他部位。导致肠癌的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关系,我们目前了解的遗传性肠癌,只占肠癌总数大约1至5%,这些患者一般都有家族病历,而且也常在较年轻时发病。
1.先天肠癌因素
遗传性肠癌可以分两种: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的遗传基因位于第五染色体,患者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率是50%,特色是患者的大肠从青春期开始,就长出成百上千的息肉(polyp),这些息肉随着时间越长越大,逐渐会恶化,出现癌变。如果没有及早切除,患者40岁过后,几乎%有癌变。
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的患者,至少带有6个不同的遗传基因。患病者一般在45岁前就患上癌症,并且家庭其他成员多数也有人患上肠癌或其他癌症,如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等。
2.后天肠癌因素
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有关。吃太多红肉,纤维不够,导致肠癌的演变。
3大肠癌是这样演变的正常的肠粘膜层会不断新陈代谢,由于基因仿制出现差错,大肠内开始长出息肉。息肉随着时间增长,达到2公分长时,就有50%癌变的可能。
一旦癌变,癌细胞就会渐渐侵入肠壁,然后蔓延到肠外的淋巴结,也可能转移到肝脏和其他器。从正常的肠粘膜层细胞到癌症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能在发现息肉时,及早将它们切除,就可以避免癌症发生。
4大肠癌“钟情”这些人1、大肠息肉患者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已经确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个的息肉容易癌变,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发生率比无腺瘤的要高5倍!尤其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大腺瘤危险性更大。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以绝后患。即使去除后(包括手术切除)仍应警惕再发。
2、疡性结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比常人高5~10倍,如在尚未成年时就发病,病变一直活动,范围广泛,病期在5年以上者,癌变危险性更大。
3、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多为卵巢、子宫癌患者,其直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
4、有肠癌家族史者
5、胆囊切除者行胆囊切除术以后及行近端小肠与远端小肠吻合术后的病人,由于有毒性的次级胆酸直接进入结肠刺激肠黏膜,增加了患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癌的危险性。
6、从事某些职业者如石棉加工业,纺织业工人。
5案例拓展28人大家族11人罹患肠癌曾经有报道说湖南冷水江市有一余姓家人中11个人都患上肠癌,就连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儿子也罹患大肠癌。49岁成了这家人的死亡门槛。为了治病家里一贫如洗,余父发作时只能躺在床上缓解痛楚,因为没钱吃药。
一贫如洗的余家
一家人饱受肠癌折磨
疼痛时余父只能躺在床上
张凡志教授介绍,余家的情况考虑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肠上生长出无数的息肉(腺瘤),这些腺瘤如不治疗,%会发生癌变,成为结肠直肠癌。这个病无药物治疗,手术是唯一的选择。应该在青年期即20岁左右,进行预防性大肠切除。即使做了规范的大肠全切除,还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便发现肠外其他病变。没有切除直肠的患者,更应定期检查残留的直肠并切除息肉,以免这些息肉癌变。家族成员也要进行肠镜检查,有无同样病变。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
6发现早期大肠癌,警惕早期症状腹泻便秘黑便腹痛粘液便大便带血大便不成形大便习惯改变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涨、腹部摸到硬块,有时会有排便不完整的感觉,即大便后过一阵子又有要再大便的感觉。
有时候有患者体内流失血液而不自觉,最后导致贫血,感到疲劳、头晕和气喘。后期的肠癌患者的体重还会减轻。
当癌症发展到肠梗阻,患者就会完全不能大便,整个腹部鼓起来,非常疼痛。如果这时候还不求医,肠就会穿孔破裂。只有少部分位于直肠的中、下部肿瘤,可以在肛检时发现。因此,医生在检查病人身体时,不能只靠触摸诊出肠癌。一旦医生按摸到硬块时,那癌症已较严重了。
不久前,我有一个病人经常有腹部疼痛,排便不顺畅,医院检查时,没有按摸到肿瘤,但当时的医生建议他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他因为工作忙碌没找专科医生,过了4个月,他因疼痛加剧来找我,检查时发现,癌症已经蔓延到了第四期。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市民,若出现上述2-3类症状,医院做详细筛查,以免发生意外。
7改变生活方式、早期筛查使肠癌发病率下降
医院张凡志教授介绍,预防大肠癌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说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加强运动。
第二,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提高生存的二级预防,通过积极的宣传肠癌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积极就诊。积极开展筛查早期发现是最重要的手段,筛查是减少肿瘤提高生存最主要的手段。
第三,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第四,积极治疗,有较佳的疗效。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