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密河泥蛇(Faranciaabacura)
疾病描述蛇胃肠炎是胃或肠道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以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本病具有传染性,应认真对待。
病因:
1、养蛇的环境不卫生,如垫料滋生细菌,装水的容器经常不洗滋生细菌等;
2、采食了变质污染的饲料;
3、喂食前后温差过大,蛇是变温动物,需要较高的温度帮助消化,喂食前后的温度变化导致蛇因低温无法正常消化食物,食物在肠道腐烂导致得病。
症状食量减少或不食,神态呆滞,外观消瘦,不爱活动,尾部干枯有褶皱,排稀便或绿色粪便,恶臭呈稀糊状。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以抗菌消炎为主,治疗期间要保证合适的饲养环境温度。
肌内注射方法
可选用硫酸庆大霉素予以肌内注射,按8万单位/公斤的剂量,每日两次,一般3~5天可愈。也可注射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粘杆菌素、氯霉素等药物。均对病蛇胃肠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口服方法
口服药品可以选用诺氟沙星、土霉素、黄连素等。将这些药物溶入水中,供蛇饮用。如果蛇病情严重,可用针管灌服。连用3-5天。
辅助治疗
可选用多酶片或维生素B进行辅助治疗,口服。维生素B也有针剂,可注射。
预防控制方法预防的关键是科学喂养,搞好卫生,早发现,早处理。保温、清洁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必须保持蛇场、蛇窝的干燥通风与清洁卫生。另外,蛇在入场前行“药浴”,也是预防胃肠炎发生必不可少的措施。要养成观察蛇的排泄物的好习惯,当你观察到蛇的排泄时间过长或过密,或者与以往迥异时,就应该提高警剔。
欢迎转发!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