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些年的调查显示,大肠癌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继肺癌、胃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肠癌主要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因为其肿瘤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直肠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其血液颜色多为鲜红和暗红交替出现,常有粘液与血液混合随大便排出;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的性质的改变,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到晚期严重时可出现重度贫血、不完全肠梗阻等情况。
左半结肠癌,由于左半结肠相对于右半结肠其肠腔直径较小,当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时更容易出现便秘,不完全肠梗阻的情况,左半结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疼痛、腹胀、排气减少或消失等;除此之外,左半结肠癌亦会出现粘液血便。
右半结肠癌,相比左半结肠癌,其更容易体格检查触及腹部肿块,而不易发生肠梗阻,主要表现为不规律的右下腹部疼痛,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除此之外,右半结肠癌亦表现为脓血便。
大肠癌在早中期多表现为局部症状,到晚期肿瘤容易发生转移,多表现全身症状。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隐秘不容易被发现,并且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和肛门部疾病的部分临床表现相似,所以当出现可疑症状医院诊疗。
一、肠癌的高危因素
根据我国最新的结直肠指南意见:①年龄:结直肠癌的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从40岁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②家族史和遗传: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患者较无家族史的患者患病率高2倍以上;③慢性肠炎: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肠病等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加;④饮食:饮食摄入大量肉(尤其是牛肉、羊肉等红肉)、脂肪、糖类和甜品会增加肠癌的发病;⑤吸烟:吸烟人群的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⑥超重或肥胖:也与肠癌关系密切;⑦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癌发病率也会增高。二、临床表现
(一)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常常是结直肠的首要表现之一,患者常常突然出现排便次数的增加、排便时间的改变,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二)粪便性状改变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常常可出现黑便、便血、黏液便等,不同于痔疮的血液在大便后出现,覆盖于表面,肠癌的出血常常与大便混合在一起。同时,粪便可以变细、变窄。
(三)腹痛或腹部不适
许多肠癌患者会诉有腹部不适或腹痛,腹痛常为隐痛,部分患者疼痛剧烈,但疼痛无特异性性,易被忽略。
(四)腹部肿块
对于肿块型肠癌,尤其是结肠癌随着肿瘤的增大,腹部可扪及肿块,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五)肠梗阻表现
常见于肿块型的肠癌,随肿块增大,逐渐堵塞肠道,导致肠梗阻的出现,表现为腹痛、呕吐、肛门排气停止等。对于不明原因肠梗阻,需筛查肠癌。
(六)贫血及全身症状
肠癌是恶性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会与机体竞争营养,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低热等恶病质表现。
三、肠癌的预防
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少吃油腻、高脂肪、过甜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必须戒烟;对于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当有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情况时,应完善大便隐血、常规、直肠指检、大肠镜等检查;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40岁开始常规筛查肠镜,建议老年人群也应常规检查肠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处理。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请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