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企业销售遭受滑铁卢青岛海尔净利降近2成

日前,多家白电企业陆续公布前3季度财报,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澳柯玛()营收同比减少10.44,净利润也同比下落。格力电器()营收亦比上年同期减少17.16。另外,青岛海尔()、美菱电器()等多家企业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采访的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2015年行业态势不佳,销售遭受寒冬,这其中有市场因素,也有经济环境下行、房地产不景气等外部缘由。但对企业来讲,变革本身以适应零售市场环境变化已燃眉之急。

集体遭受滑铁卢

2015年前3季度,多家制冷企业销售遭受滑铁卢。

以专注制冷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的澳柯玛为例,其2015年3季报显示,公司前3季度营业收入29.68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0.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7.21万,同比下滑53.02,营收及净利润双降。但是,澳柯玛其实不孤单。

青岛海尔2015年3季报显示,今年前3季度营业收入626亿,同比下跌11.1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亿,同比减少18.62。青岛海尔表示,下滑缘由是,章丘海尔电机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不在本期合并报表范围。

另外,海信科龙()2015年3季度财报显示,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4601.7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为6364.1万。受3季度财报不利影响,海信科龙今年月份营收下滑12.56达192.2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59亿,比去年同期减少35.42。

在大众消费者眼中美誉度不错的美菱电器也不例外。3季报显示,美菱前三季度营收83.69亿,同比下落4.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同时下滑32.32。

制冷产品粗略分为家用和商用,上述企业中,澳柯玛近几年大多产品针对商用市场。除上述企业,投入进口市场较多或专门生产针对超市、商场专供的制冷企业,对今年“黑色2015”亦颇有感触。“去年是销售高峰期,但从2014年底开始急转直下。”5日,南京赛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阳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采访时直言,“按去年一年销售额算,今年到目前只完成了2/3,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一个月,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青岛宏泰良正电器有限公司营销中心销售工程师李金韩亦对21世纪经济报导表示,最近几年销售额增长很快,但“今年不好”。缘由是,宏泰此前一直以出口为主,今年“受欧贬值,产品调价”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大概只有8亿美,但早在2白癜风医院排名013年销售额就已达亿美左右。

上述企业规模、所白癜风原因生产产品不尽相同,但共同感触是2015年白电市场不景气。11月6日,奥维云家电事业部研究副总监赵梅梅表示,以家用冰箱为例,市场需求端乏力,加上房地产需求不景气,致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不足”。

企业求变

澳柯玛团体内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导说,今年整体行业状态差,同行像美菱、科龙等都在下滑。最早做冰柜的澳柯玛,今天主业仍围绕制冷,产品线从冰箱到超低温制冷装备,再到商用产品,这一系列变化是为更好适应市场。

上述人士说,为了结合现今零售市场新变化,澳柯玛作出的最新反应是“把全部制冷产业更清晰化的梳理”,打造互联 全冷链。意即,一条冷链贯穿旗下所有产品,从硬件的产品线到软件的互联 、移动冷库、冷藏车,包括从商用到家用产品的全产品线覆盖。“这几年澳柯玛变化比较大,有些产品已不再针对家用市场”。

上述提及的南京赛诚制冷则明确表示,整体环境不好,但对企业来讲既是危机也是新机遇,赛诚制冷“要求变,不能墨守成规”。该公司负责人李阳对21世纪经济报导说,相对大企业模块化、机器智能化操作,赛诚制冷采取定制化生产,根据用户需求手工制作。

李阳举例称,赛诚跟欧尚、华润万家、物美合作,但这些企业“开店速度只有去年一半”,包括2三线城市小老板开的超市也少。

现在实体零售也都在做电商,这也是致使上述提及的零售商开实体店减少的缘由之一。李阳认为,面对这些不利局势,企业能做的只能是改变思路,未来市场会出现“大鱼吃小鱼”,“不吞并他人,就等着被他人吞并”。他强调,做冷链的大企业全是机器人生产,以后人工成本会下降,停留在手工阶段的赛诚“跟他们竞争已赶不上”。但赛诚目前作出的第一步求变是重视产品外观设计感。

冰山团体总裁松下冷链(大连)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志坚坦言,当前快速发展的购对线下零售行业带来很大影响,松下冷链的求变就是打造全冷链渠道,研究互联 冷链和冷链 互联,提供零售店铺的解决方案、自动售货解决方案、生鲜宅配解决方案等,将产品与消费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纪志坚乐观表示,公司冷链业务为消费服务,食品从产地到餐桌都与人们的消费相干,行业未来会保持良好增长。未来松下冷链还会扩大产品品类,从超市陈列柜、低温物流柜、商用厨房冷柜等,扩展到商用空调、商用微波炉、照明等,在中央厨房、物流企业等方面亦希望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