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先给大家讲述一个案例:
这几天,黄先生吃过了个“闷亏”。去年他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险,今年4月,黄先生被查出患甲状腺癌,在办理赔时,保险公司查到他的医保卡在年-年有多次肺炎、支气管炎等住院记录。
黄先生称,他本人在年-年间根本没有住过院,但是医保卡借给亲戚用过,他记不清了。但保险公司认为他隐瞒病史,拒赔。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保卡里面的余额较多,会将医保卡借给家人或朋友买药、体检、就医等,看似很简单的事,实际上会给我们留下不小的隐患。
今天小马哥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关于”医保卡外借“的话题
医保卡外借,真的那么可怕吗?
1、医保卡外借会影响核保
如果家人拿你的医保卡买的是治疗甲状腺结节、乙肝、冠心病等疾病的药或家人拿你的医保卡看的是以上疾病,那么影响很严重。因为这类的“病史”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结论。
咨询多个保险公司的核保人员后,整理了这张表
就上图来看,医保卡的购药记录是否会作为拒保的依据,和买药频次、时间、药品类型、是否有相关诊治记录等都有关系。
2、医保卡外借会影响理赔
就如开篇的案例,保险公司在收到用户报案后,会有核赔的人员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会根据医保医疗记录来作为理赔的参考。就算黄先生一再声称医保卡外借导致,以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很难有说服力的。所以黄先生想顺利获得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还是存在困难的。
所以医保卡外借,最大的风险就是:虽然自己没有得病,但是产生的医疗记录都会记在自己医保名下,这将会对理赔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外借医保卡存在道德风险
其实这种行为在我国《社会保险法》上有明确的说明,这属于“骗保”。既然投保人外借医保卡,可以骗取医保报销,那么保险公司会推断,投保人是否会骗取商业保险金呢?为了不给自己留下不良的诚信记录,医保卡还是不要外借。
已经外借过了,咋办呀?
已经了解到医保卡外借的影响,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开始发慌了,“医保卡曾经外借过,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保卡外借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买药看门诊住院体检
情况1:只是用医保卡里个账的钱在药店或不用写病历的门诊给他人买药,视情况告知
▲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普遍会问被保人历史诊治记录,诊治记录从哪来?医院的记录来。
那不管是统筹账户,还是个人账户,确实是你用的或不是你用的,只要在医保系统留下了记录,原则上就应该告知。
当然,告知也是有技巧的。大家可以以“病症或就诊时间是否在问卷范围内”,来决定是否告知。
▲不在问卷范围内的普通药,不用告知
如果你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只是让家人买点拉肚子、感冒发烧、意外擦伤之类的药,或者保健品、营养品,甚至日用品,那影响不大。像鼻炎、急性胃肠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牙周炎、皮疹、阑尾炎……很多重疾险和医疗险是不用告知的,买了相应的药,自然无需过多担心。
▲处于告知中的疾病或时间范围内如实告知
如果买的是肝炎、肾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慢性病的药,且是近一两年买的,那小马哥建议你找几款能够核保的产品,如实告知医保卡外借情况,然后等候保险公司的通知。核保人员会结合客户的年龄、买药次数、买药距今的时间、医院/医生的诊疗记录等各种情况来综合分析判断。
这里提供两种常见情况,供大家参考
1、客户能自证清白,有机会标准体承保
像和谐健康,会要求客户提供体检报告,如果外借医保卡给父母,还需要提供父母的检查病例、社保卡买药凭证等。
泰康乐安康则需要用户需要填写情况说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做同业社保排查,及工作人员陪同客户体检等。
但有些时候,保险公司让客户自我举证,可能并非好事——很多网销保险,免体检可直接投保,一旦体检,反而容易拔出萝卜带出泥——不少自以为身体很健康的,体检时却被查出不少疾病,买保险都悬了。
2、病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自证麻烦
像高血压、糖尿病就一般需要查体,查体正常才能投保。此外,对于一些有智能核保的产品,若不提供人工核保渠道,灵活性确实会差一些。谨慎投保,尝试线下多家投保,多家核保,会更合适。
情况2:借用医保给他人看门诊、住院
▲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小毛病
比如感冒、发烧、单次可以治愈的肺炎、意外擦伤等,对于这些小问题正常人都可能遇到。对于这些情况都不会影响核保结论,所以就算投保时不告知,也不会影响核保结论,自然也不会影响理赔。
▲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某些状态
案例小A同学外借医保医院体检,由于亲戚是乙肝小三阳,所以这个记录也会归在自己名下。
在后续的投保过程中,小A同学如实提交自己过往2年的体检报告,并且告知医保卡外借的情况,经过保险公司核保,最后顺利承保。
所以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案例,对于乙肝以及类似情况,可以通过提交资料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自然有很大的几率是正常承保的。
▲医保卡外借,就医记录为慢性疾病
如果医保卡外借导致你留下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记录,那么“自证清白”就很难了,核保结果可能会不理想。
因为像血压、血糖,都是可以通过服药控制的,做到体检瞬间没有任何问题。保险公司无法判断你是被冤枉的还是想极力掩盖真相。
如果有这种情况,小马哥建议你可以做好告知工作,同时尝试多家公司同时投保,核心的逻辑就是向保险公司证明,”我是清白的,出险风险不高,期待保险公司能给出比较好的承保结论“
写在最后
为了保障自己合理权益,在国家政策没有全面放开医保卡可以绑定直系亲属医保卡,实现余额互转的前提下,请正确使用医保卡;已经外借过,记得如实告知,进行智能核保或申请线下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