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报名)
食物中毒一人死亡三人进ICU
当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李强随父亲回老家办理身份证,并到怀安县一堵墙村看望祖父母。当晚,李强父亲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了真空包装的鹌鹑蛋、火腿肠、凤爪、小鱼等副食,以此搭配祖母从另一家小卖部购买的速冻水饺,一家四口吃了晚饭。
次日早晨,李强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进行了输液治疗。当日下午,李强的父亲、祖父、祖母也出现了相似的不适症状,症状较为明显的祖父被医院就诊。李强因病情加重转院至张家口市医院急救中心,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诊断证明书
医院对3人的血液、呕吐物进行检测,均检测到剧毒A型肉毒素,同时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型肠毒素,诊断为急性重度肉毒毒素中毒(食源性)、II型呼吸衰竭等。
诊断书。实习生王思炀摄
诊断书。实习生王思炀摄
诊断书。实习生王思炀摄
肉毒毒素中毒原因仍在调查
李强家人向张家口市怀安县公安局报案并事后申请尸检。据李强的姐姐李可可(化名)透露,公安局对售卖真空包装副食和速冻水饺的两家小卖部及商品均进行了查封和提样,并告知家属近日或将有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一同介入调查。
专家称少量肉毒毒素即会中毒
此次中毒事件,是“元凶”肉毒毒素造成。那么肉毒毒素究竟是什么?为何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肉毒毒素全称肉毒杆菌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很强毒性,极少量就足以致人中毒。中毒者往往会头晕呕吐、肌肉无力、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肉毒毒素因为厌氧的特点,往往存活于无氧或氧气稀少的状态下。相比于加工食品,我国常见的肉毒毒素中毒现象大多由家庭自制的发酵豆制品、风干肉制品等密封发酵食物导致。
而对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如火腿肠、罐头、真空包装食品等“熟食”,虽然通过使用真空包装可以延缓其变坏,但也因密封的操作形成了低氧环境,并不能防止肉毒杆菌和肉毒素的存在,故而在制作时,必须对其进行彻底加热——超高温瞬时灭菌或者℃保温20至30分钟。企业加工过程当中,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条件下,也会合理使用对付肉毒杆菌最高效的防腐剂——亚硝酸盐预防肉毒杆菌。因此,如果消费者盲目追求“无防腐剂”,反而可能存在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对无法高温消毒的密封发酵食物,一般家庭应审慎选择自制。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选购食品时,也应选择在保质期内包装合格的正规产品。当罐头等食品出现盖子“起包”等现象时,则不能选购进食。
专家还强调,蜂蜜中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肉毒杆菌芽孢。虽然成人的消化液足以抑制它们,但婴儿的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抵御芽孢萌发并产生的肉毒素,建议不要给婴儿喂食蜂蜜。
消息来源:新京报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