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石臼湖每一年冬季都迎来雁群

白癜风的症状“有时排成1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这是很多人关于大雁的印象。其实,“大雁”并不是鸟的种类,只是民间俗称的“小名”罢了,常见的大雁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每一年冬季,南京石臼湖都会迎来雁群在此“安营扎寨”,包括鸿雁、豆雁、白额雁等大家庭。面对满天飞舞的鸟类,由于观看的距离较远,很多村民还经常误将豆雁当做小天鹅。交汇点徐昇

想看小天鹅要来石臼湖

在南京地区,石臼湖算是最受水鸟钟爱的越冬地之一。寒冷的冬季,绿头鸭、螺纹鸭、红头潜鸭、赤麻鸭等鸭类是石臼湖“远方来客”的主力军,红嘴鸥、凤头麦鸡、黑翅长脚鹬(yù)、鹤鹬、环颈鸻(héng)等水鸟也在这里生活栖息,但名望最大的非小天鹅莫属。小天鹅最远的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大多数来自蒙古高原。

“黑水鸡、白头鹎(bēi)、普通鸬鹚等太常见,被人们称为‘菜鸟’,成群结队飞来的小天鹅则显得卓尔不群。”江苏野鸟会负责人“雄鹰”告知。为什么石臼湖是江苏最大的小天鹅越冬地?那是由于小天鹅是食草性鸟类,石臼湖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食品1丰沛,自然吸引小天鹅来访。

石臼湖当地的居民告知,现在和凤、明觉段湿地湖面一片白色,天鹅一般要在这里生活4到五个月时间,大约在来年的三四月份,又会成群地飞回北方。

有时,人们在成群洁白的小天鹅中还会看到有一些身体和脖子羽毛是灰色的幼鸟。原来,身上还有点灰色的是今年夏天繁殖的小天鹅幼鸟,还不到1周岁。幼鸟出身时全身羽毛是灰色的,但随着渐渐地成长,羽毛会从身体向脖子退色,等到来年春季,这些“丑小鸭”就会与父母一样浑身都长满洁白的羽毛。

你知道小天鹅与大天鹅有何不同吗?其实它们在体形上非常类似,一样是长长的脖颈,纯白的羽毛,黑色的脚和蹼。小天鹅的身体稍稍小一些,颈部和嘴比大天鹅略短。最容易辨别它们的方法是比较嘴基部的黄色彩的大小,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而且它们的鸣声有所不同,小天鹅鸣声响亮,好似“叩——叩”的哨声,犹如大自然交响曲,十分有趣,大天鹅的鸣声则像喇叭一样。

豆雁栖息经常与鸿雁一起

南京自然摄影师范明告知,前段时间他在石臼湖还看到5六百只豆雁。它们外形大小与家鹅类似,羽毛灰褐色或棕褐色,喙和脚具橘黄色带斑。起飞时翅膀拍打有力,尾羽露环形白毛。豆雁以植物性食品为食,有迁徙习性,迁飞距离较远,散布于中国、西伯利亚等地。

由于观看的距离较远,当地很多村民常常误将豆雁当做小天鹅。范明介绍说,豆雁与小天鹅同属雁形目鸭科,豆雁在亚北极泰加林湖泊或亚平原森林河谷地区繁殖;小天鹅在北极附近地区繁殖。它们越冬都在长江流域湖泊地。从外形上看,豆雁与小天鹅还是有明显的区分,小天鹅羽毛是白色,豆雁羽毛是褐色,小天鹅的脖子、体形比豆雁长和大。

豆雁迁徙喜欢“扎堆”,栖息经常和鸿雁在一起。豆雁还喜欢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10、数百乃至上千只的大群,由1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飞行,队形不断变换,有时成“人”字形,有时成“1”字形。队形的变换和领飞的头鸟有关,当头鸟加速快飞时,成“人”字形;当它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又变成“1”字形。

别看豆雁外形像浑厚的家鹅,其实机警的它们并不容易接近,常在距人500米外就起飞。晚间夜宿时,常有几名“警卫”伸颈张望,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即发出鸣叫声报警,雁群闻声立即起飞,边飞边鸣,不断地在栖息地上空盘旋,直到危险过去或肯定没有危险时才飞回原处。

了解到,豆雁通常来讲在石臼湖只休息3四个月,到第二年的春季又要开始第二次迁徙。有时南京也不是它们旅行的终点,由于南京的一些大型湖泊被人类围垦,不利于它们栖息,因此它们休整后会继续往南,飞往水面更大的鄱阳湖、洞庭湖等地,那里有更多肥美的水草。

白额雁拼命进食“增肥”

白额雁是在江苏难得一见的鸟,不过这几年常常光临石臼湖,然后飞往鄱阳湖。“雄鹰”告知,白额雁的迁徙主要在晚上进行,白天停歇下来寻食和休息。在停歇地,人们常常看见它们和豆雁、鸿雁在一起,也许由于它们都喜欢吃绿色植物根茎和水草,栖息环境也差不多。

白额雁是体形较大的一种雁,体长厘米,和豆雁大小差不多。白额雁上体大多灰褐色,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下体白色,杂有黑色块斑。白额雁共有五个亚种,在中国越冬的是太平洋亚种,大部分在鄱阳湖越冬。它们迁徙时不管飞行、休息和寻食均成群,迁飞经常单列飞行,边飞边叫,叫声很高。它们到达越冬地后,分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非越冬时节,散布在西伯利亚东部沿科雷马河东部到加拿大北极地区。

白额雁要经历如此长距离的旅行,必须积存大量脂肪,所以最近它们会“拼命进食”,忙着“增肥”,为长途旅行积蓄能量。它们的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既善于在地上行走和奔跑,速度甚快,起飞和下落都很灵活,也善于游泳,在紧急状态时还能潜水,是“运动高手”。

冬季经过南京的白额雁不算多,而小白额雁就更稀罕了。观鸟爱好者告知,小白额雁区分于白额雁的1大特点,就是它的黄色眼圈。另外,白额雁体形很大,而小白额雁体形较小,体色较深,嘴、脚亦较白额雁短;而额部白斑却较白额雁大,一直延伸到两眼之间的头顶部,不像白额雁仅及嘴基。通过这些明显的差异,观鸟者就能很轻易地分辨两者。

根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记载,小白额雁繁殖于欧亚极地,越冬于巴尔干、中东及中国东部的疏树草原及农田,是全球性易危鸟种,在中国非常罕见。不过,让观鸟者很欣喜的是,每一年冬季会有几千只小白额雁聚集在鄱阳湖,这是全球总数量的大部分。

链接

观鸟小知识

1、迁徙中的鸟类如何肯定方向

1.视觉定向:鸟类通过视觉器官获得定向信息,其中包括太阳、星斗、月球和陆地标志等。

2.非视觉定向:鸟类通过包括磁场、风、嗅觉和声音(地面蛙类、昆虫的叫声)等方法定向。

2、科学家如何跟踪鸟类

1.环志:研究者利用金属环志在候鸟的越冬地,或繁殖地标志鸟类,通过在其他地方回收研究鸟类的迁徙状态。

2.无线电遥测:通过在鸟身体上安装无线电发射器,追踪其迁徙。

3.圆月视察:大多数候鸟在夜间迁徙,鸟类学工作者在晴朗月圆时视察候鸟通过月亮时的阴影,来研究其集群、迁徙高峰时间和方向。

4.雷达:与大型机场和气象站合作,通过监视雷达研究鸟类迁白癜风能不能治好徙。

3、全球约有鸟类8600种

很多鸟吃害虫、害兽,对人类有益。约有90以上是以昆虫为食的,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条松毛虫。有的鸟还能传播花粉和种子。特别是北方普遍散布的松鸦和星鸦等,对许多树种的散布有贡献,是自然界的“植物造林”能手。经鸟类排泄出的硬壳种子,反而容易萌生,因此鸟类被称为“义务造林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