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散发性(65-85%)或家族性(10-30%),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结直肠癌仅占1-2%。然而,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相比年龄更小(平均年龄40-50岁vs.60岁以上)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进展更快,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相比,往往是多点出现病变,并且经常出现在中晚期阶段。这些因素导致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结直肠癌预后较差,约1/6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死于肠癌。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癌变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了解存在的风险因素,才能更好的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以下将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逐一介绍。
1.结肠炎症的严重程度
炎症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并且是炎症性肠病患者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发展过程中目前唯一可控的风险因素。
在一组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6.7年,平均接受5次监测结肠镜检查,中位间隔为0.8年,65人进展为肠癌或癌前病变(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或结直肠癌),15人进展为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结直肠癌)。炎症程度与进展为肿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平均炎症评分(IS)每增加一单位,肿瘤形成风险增加3倍。用于结肠镜检查的IS是通过从所有结肠活检部位乘以组织学评分(静止期结肠炎的组织学活性指数0,1轻度结肠炎,2中度结肠炎,3为重度结肠炎)并除以活检部位的数目。
因此,控制好结肠炎症是降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最有效办法。
2.假性息肉
假性息肉在炎症性肠病中大量存在,这是由于严重的炎症然后再生而发展。
假性息肉并非癌前病变,但它们的存在表明肠道有溃疡的病史,这种炎症的严重程度与炎症性肠病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的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并需加强结肠镜检查监测癌变。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肝内和肝外胆管的特发性慢性炎性纤维化疾病,与炎症性肠病密切相关,70-80%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患有炎症性肠病。在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中,85-90%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其余患有克罗恩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存在增加了溃疡性结肠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但克罗恩病中的证据不太清楚。
40例广泛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相关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结直肠癌10年的累积风险为9%,20年为31%,25年为50%,比不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风险更高。在涉及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其中3%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1%的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而没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仅有4%。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发生异型增生或癌症的风险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4.8倍。
克罗恩病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结直肠癌风险不大确定。
4.家族史
瑞典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风险更高(相对风险为2.5倍)。如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一级亲属的结直肠癌诊断年龄50岁,则结直肠癌的相对风险更高(9.2倍),并且在该组中,发展结直肠癌的绝对风险最高在29%。但炎症性肠病家族史并不会增加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患结直肠癌风险。
5.病变范围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计算出,与一般人群相比,患有全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相对风险为14.8倍,左侧结肠炎为2.8倍,直肠炎为1.7倍。在克罗恩病中,结直肠癌风险仅限于结肠受累,因此克罗恩病总体风险为2.5倍,但对于结肠克罗恩病,其为5.6倍。然而,年的最新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总体相对风险为为2.7倍,风险要低得多,而在全结肠炎患者中为5.6倍。结肠克罗恩病为2.1倍,仅累及左半结肠或直肠的克罗恩病的结直肠癌风险没有增加。
因此,肠道受累的范围越广,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
6.发病年龄
疾病发病年龄较小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在丹麦队列中,如果患者在0至19岁之间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则结直肠癌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至43.8倍,如果溃疡性结肠炎被诊断为年龄较大(20至39岁),相对风险显着显着低于2.65倍。当克罗恩病在20至39岁之间被诊断出来时,结直肠癌风险也在数值上增加(相对风险,1.60倍),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因此,发病年龄越小,并发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
7.诊断时结肠炎的严重程度
炎症负荷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结直肠癌风险随着结肠炎的炎症范围增加而增加。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计算出15-29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的标准发病率(SIR)为左侧结肠炎的14.2倍,全结肠炎的33.1倍。
因此,累及肠道的炎症越重,并发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
想了解更多溃疡性结肠炎知识,